□蒋璟璟
近日,一位高校宿管大爷的离世,引发多位网友发帖哀悼。据报道,7月7日,青岛大学发布情况说明,称该校浮山校区一物业工作人员在值班室被发现身体情况异常,学校拨打120并报警,急救人员抵达现场确认当事人已不幸离世,警方初步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事件发生后,学校深感痛心和惋惜,立即成立工作专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并做好善后和家属安抚工作。(新民晚报)
任何生命的猝然离去,都令人痛心不已。而这一回,一位宿管大爷的逝世,更是引发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剧烈同悲。悲痛之余,大众面对此事,无疑有着一系列复杂情绪。其间,有遗憾、有迁怒、有质疑、有猜想,努力寻找意外背后的蛛丝马迹,这何尝不是一场严肃的悼念呢?不让生命走得那么莫名、那么轻飘,满满的不舍,皆是敬畏与珍视。毕竟,在“宿管大爷”的职业身份之外,这位特殊的逝者,还是学生们的熟人,有着近乎亲人般的情感。
高校学子重情重义、心思细腻,对于身边亲切的长辈,普遍抱有好感、致以善意。这些年来,保安大爷、宿管阿姨、食堂大叔等等,一再成为大学生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并经由社交平台的传播,而成为了出圈的暖心故事。此类故事之所以动人,就在于这类基层劳动者的朴素、真诚、饱满的人格,以及大学生们所展现的“同理心”“感恩心”——这类跨越圈子的交往,丰富了校园“家庭般”的氛围,也让广大的一线后勤工作人员,不再是“透明人”,而由边缘走向中心。
也因为此,他们的处境、他们的命运,也经过学生们的视角,而更多为人所关注。此次事发之后,不少学生都分享了“宿管大爷”生前的日常,那些只言片语、那些记忆片段,拼凑出了一个模糊的“人像”。此刻,网络舆论场内,人们不约而同地对着这个“人像”凭吊、感伤,大放悲声。当然了,纪念如果只是悲伤,将毫无意义。就个案进行某种一般性的反思、赋予某种普遍性的结论,这是网络热点事件演进的必然路径。其并不一定都精准,也不一定都空穴来风。
所以,“酷暑”“空调”顺理成章成了最先被追问的对象,而高校物业人员的职业处境,也顺势被起底了一番。连带着,关于高温天里特定工种“防暑降温,守护健康”的保障体系,都被系统性检视了一波。由宿管大爷之死牵出的这些思考,其实未必就一定与事件本身直接相关。但,对于生命的珍视,让这些发散性的思考停不下来。在这些不停的思考中,人们试图消化这场意外,并让自己平静下来。
配先查配资-配先查配资官网-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