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敦煌研究院墙上写着:“持灯者终成灯,借光者长畏暗。”
这句话中的“持”与“借”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大地满是黑暗,你更要高举灯火
天地初开,人类点燃第一簇火把,我们的文明便开启于与灯火的交联。燧人氏钻木迸出四溅的星火、北凉的画师不远千里举灯画壁、枪炮闪动我们的民族在硝烟中站起、内燃机里的活塞滚烫燃起民族工业的远方……
在“持灯”与“借光”之间并非天然的优劣,在微困之际借灯走出黑暗并不是懦夫之举,只是长久的借光会让人安于便利的光明,我们还要努力成为持灯人。敦煌莫高窟220窟中有一身燃灯佛祖,多年后一位迟来的少女常沙娜将其临摹,这幅《燃灯菩萨》似乎也在由敦煌启迪人们继续思索着持灯与借光的旧事与新生。
借光者始终受困于光,持灯者才永不惧暗夜。新中国的第一批建设者一定比我们更懂这个道理。面对苏联专家的集体撤离,面对欧美围堵的虎视眈眈,我们在荒凉的青海戈壁滩,让自己成为光。钱学森,十年殚精竭虑,两弹横空惊世,以智慧铸大国重器;王希季,倾毕生心血,于火箭领域拓荒,让烈焰升腾展自主锋芒;邓稼先,隐姓埋名廿八载,“许身国威壮山河”,用生命换核弹绽放;王大珩,目光如炬领光学,为国防科技筑基石。他们抛却依赖,自主持灯,于黑暗中摸索,在困境里跋涉,终成照亮民族之明灯。借光诚便,持光方明。
但成为持灯者的人,也不该拢光自怜,我们愿意放射光芒,借与同路的远人去照亮他们的黑暗。当北斗卫星为斯里兰卡渔船的导航系统注入中国芯,当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因5G技术焕发新生,我们所做的不仅是技术输出的轨迹,更是文明火种的传递。就像古丝路上的胡商带着中原丝绸西行时,总会留下织机的构造图;今日中国工程师在埃塞俄比亚建设数字中心时,也同步培养了5000名本土技术人才。真正的持灯者从不怕被超越,因为他们深知:光芒在交汇中才会愈发璀璨,持灯的人对手永远黑暗而不是其他照亮黑暗的同伴。
这个世界上有居心叵测者想自己有灯便吹熄别人的灯,有固步自封者不想燎原只想拼尽全力拢起自私的焰火,也有趋光慕明的我们,不但能在黑暗中做借光者,也能在围困中变持灯者,更愿在此身光明的时刻成为传灯者,照亮这世界还潮湿阴暗的角落。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多少举灯的人倒下了,他们的骨灰里仍有未冷的磷火。如今轮到我们站在黑土玄天,把灯芯捻得更亮些吧,让火焰的舌头,舐破这厚重的夜幕。
当无数微光连成星座,黑暗便成了漏网的游鱼。我们终将明白——不是光明需要孤持,而是持灯者,必须活成光的样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先查配资-配先查配资官网-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