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不入爱河,铁锅只炖大鹅”,这句广为流传的玩笑话,生动勾勒出东北人对鹅肉的偏爱。而在黑龙江富锦市,从广东引进狮头鹅养殖,不仅延续了这份“食”的喜好,更走出了一条兼具经济价值与产业潜力的特色发展之路。凭借独到的畜牧业战略眼光与得天独厚的饲料资源优势,富锦成功将狮头鹅打造成当地的产业名片,“南鹅北养”也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致富新引擎。
探索之路从非坦途。富锦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产业股股长于昕宇回忆,2022年首批从汕头引进的种蛋,受高温环境与长途运输双重影响,品质大打折扣,孵化率始终低迷;直接引入的鹅苗更因难以适应北方的气候与饲料,痛风、浆膜炎等疫病频发,产业起步遭遇“当头棒喝”。为破解困境,富锦市果断设立专项资金攻坚技术难题,并特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级水禽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驻场指导。专家团队围绕脱温雏饲养管理、饲料科学配制、疫病精准防治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集成攻关,最终成功攻克狮头鹅在寒地的成活与生长难题。2023年,富锦市首批经北方驯化的狮头鹅顺利产蛋,经人工孵化后,受精率超85%、孵化率突破80%、成活率更是达到92%——这一刻,狮头鹅才算真正在富锦的黑土地上“安家落户”。
产业要壮大,政策是支撑。为加速狮头鹅养殖推广,富锦市精准出台扶持政策,对种雏引进、种鹅繁育、种鹅场建设等全环节给予资金补贴;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将狮头鹅养殖纳入养殖保险范畴,为养殖户撑起“防护伞”。在政策红利的加持下,短短两年多时间,富锦的狮头鹅养殖户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持续扩容。
走进黑龙江华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狮头鹅养殖场,成群的狮头鹅身强体健,不时引颈高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于昕宇介绍:“华鹅公司2023年刚成立时,仅引进800只纯种狮头鹅,短短两年左右,就实现了从家庭作坊到省级原种场的跨越式发展,2025年仅鹅雏销售产值就达800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负责人专程赴广东学习卤制技艺后,结合北方口味改良卤水配方,如今通过“养殖+餐饮+文化”的创新模式,单店日销卤鹅已超百只。此外,公司还创新“企业+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提供“五统一”服务,带动周边农户养殖规模突破2000只,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2024年,富锦狮头鹅凭借独特的品质优势,成功获批“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认可度再上新台阶。如今,富锦狮头鹅养殖规模已达5万只,当地养殖企业先后注册“粮都华鹅”“辛帅冠羽”等特色品牌,并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出卤味、鹅肉丸、鹅绒制品、鹅肉汉堡等多元化衍生产品,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发展的红利实实在在惠及养殖户,让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
在这片富饶美丽的黑土地上,狮头鹅养殖已成为富锦的特色支柱产业。从“南鹅北养”的大胆尝试,到全产业链发展的成熟布局,富锦正以狮头鹅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精彩篇章,奏响一曲高亢嘹亮的“致富进行曲”。(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潇)
配先查配资-配先查配资官网-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